2020-09-15 10:47:56
重要消息
北京医保将做出重大调整
财政补助提高了
居民享受的待遇也将大大提升
北京市医保局会同市财政局发布了《关于调整2021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及相关政策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对2021年本市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及待遇政策进行了调整。
该征求意见稿主要分为5大点。
51酱带各位小伙伴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待遇提升。
2021年本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调整为:
城乡老年人每人4600元/年,其中财政补助每人4260元/年,个人缴费每人340元/年;
学生儿童每人1970元/年,其中财政补助每人1645元/年,个人缴费每人325元/年;
劳动年龄内居民每人2790元/年,其中财政补助每人2210元/年,个人缴费每人580元/年。
2021年本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资金新增部分由市、区各负担50%。
城乡老年人市级财政补助1900元,区级财政补助2360元;
学生儿童市级财政补助592元,区级财政补助1053元;
劳动年龄内居民市级财政补助875元,区级财政补助1335元。
2021年1月1日起,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在一级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门急诊医疗费用,起付线由100元调整为200元。
门急诊医疗费用基金最高支付限额由4000元提高到4500元。
2020年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起付标准为30404元。
2020年城乡居民因疫情防控期间未能按时办理参保缴费的,2021年集中参保期开始后不再延续疫情补缴补支政策。
有小伙伴可能对这些调整没有明显的感知,到底对比现在的标准,有了哪些提高呢?
51酱也结合现在的标准,再给大家梳理一下。
1、
2021年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调整为:
老年人人均筹资标准从4480元提高到4600元,其中个人缴费从300元提高到340元,财政补助从4180元提高到4260元;
学生儿童人均筹资标准由1910元提高到1970元,其中个人缴费从300元提高到325元,财政补助从1610元提高到1645元;
劳动年龄内居民人均筹资标准由2670元调整为2790 元,其中个人缴费从520元提高到580元,财政补助从2150元提高到2210元。
2、
为优化门诊待遇结构,强化门诊共济保障:
将门诊基金支出向慢性病和长期用药负担重患者倾斜,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在一级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门急诊医疗费用,起付线由100元调整为200元。门急诊医疗费用基金最高支付限额由4000元提高到4500元。
说到医保,前几天医保局也公布过一个征求意见稿。
医保局正式向社会公布《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意见拟规定普通门诊费用医保可以报销,报销比例从50%起步。同时,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计入办法也将有变,医保单位缴费部分不再计入个人账户,全部计入统筹基金。
更多详细信息,参考下方推文:
重磅!医保要改革了,单位缴费部分不再计入个人账户,普通门诊也能报销啦
可以看到的是,近期关于医保的政策是重点,频频发力想要调整政策,也是更好地为大家服务。因为医保这件事,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和健康问题。
目前这两个意见稿都已经在征集意见中,具体后续的政策落地会怎样,我们拭目以待。
51社保网
51社保服务号
51社保暂不提供面向个人的社保代理服务,如想了解个人社保相关知识,请扫码关注「好社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