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1 10:25:44
截至目前,2021年北京市已有79家高新技术企业被取消了认定资格。2020年、2019年全年被取消资格的高新技术企业则分别为65家、23家。
被取消资格的79家高新企业中,分别包含了2018年获得认定资格的18家、2019年的54家、2020年的7家。
纵观全国,高新认定评审的从严把控趋势愈加突出,相信以后的审核会更加严格。
那么,企业被取消资格通常有哪几种情形?获得高新资格的企业又该如何维护?今天,小编就带你来全面了解一下:
1
为何被取消资格?
《管理办法》规定的情况 ▼
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规定,已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认定机构取消其高新技术企业资格:
1. 在申请认定过程中存在严重弄虚作假行为的;
2. 发生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或有严重环境违法行为的;
3. 未按期报告与认定条件有关重大变化情况,或累计两年未填报年度发展情况报表的。
公司业务发生变化 ▼
由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材料必须实事求是,不允许弄虚作假。如果企业的主要经营业务发生重大变更,建议企业主动申请取消高企资格。
如果仅仅是业务领域调整,其他条件仍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要求,可重新申请认定。
其他未被披露的情况 ▼
实际上,还有一些往往看似简单却经常被忽视的点也极有可能导致被“摘帽”,例如:
1. 季报、年报填写的不符合高新技术企业体系要求;
2. 季报、年报或申报材料与报税不一致;
3. 未建立研发费用专账管理,或者专账管理不达标;
4. 专利条件不符合或关联度低;
5. 财务管理不规范,有偷税漏税行为等;
6. 企业对高新认定各项指标理解各异,指标计算容易出现偏差,导致复核的时候发现并不符合高新技术企业体系要求。
2
被取消资格的后果
很多企业冲着高新技术企业的诸多优惠去申请,但本身是滥竽充数,或者后期未认真维护,导致资格取消,最终损失比收益大,企业追悔莫及。具体后果包括:
01 补税+滞纳金 ▼
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企业的高新资格被撤销,以前年度享受的优惠将会被要求补税,并且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02 影响再申请 ▼
修改后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虽然删除了“被取消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企业,认定机构在5年内不再受理该企业的认定申请”的规定,但也可以预想,未来再度申请将会面临严格的审查和和监管。
03 影响公司声誉 ▼
高新资格对于上市公司的声誉、品牌、核心竞争力和业绩而言具有特别的意义。若企业被取消高新技术资格发布重大补税公告,或将导致股价下跌。
3
该如何维护高新资格
及时报送年报 ▼
每年5月底前在“高企认定管理工作网”填报上一年度知识产权、科技人员、研发费用、经营收入等年度发展情况表。高企资格有效期内,累计两年未填报年度发展情况表,将被取消高企资格。
填写年报时请自查填写的是否符合要求:
1. 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比不低于60%;
2. 科技人员占比不低于10%;
3. 境内发生的研发费用总比例不低于60%;
主动关注复核 ▼
已认定的高企,还需要接受有关部门的日常管理,发现不符合认定条件的,认定机构复核认定条件,企业应积极关注高新产品(服务)收入占比、科技人员占比、研发费用占比及知识产权等情况。
复核不符合认定条件的,取消高企资格,税务机关追缴其自发生上述行为之日所属年度起或不符合认定条件年度起已享受的高企税收优惠。
及时报告企业重大变化 ▼
企业发生更名或认定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分立、合并、重组及经营业务发生变化等)三个月内向认定机构报告,并将打印出的《高新技术企业名称变更申请表》与相关证明材料报认定机构,由认定机构负责审核企业是否仍符合高新技术企业条件。
审核符合认定条件的,重新核发认定证书,编号与有效期不变。审核不符合认定条件的,自条件变化年度起取消其高企资格,税务机关追缴其自发生上述行为之日所属年度起或不符合认定条件年度起已享受的高企税收优惠。
关注资格期满时缴交所得税 ▼
高企资格期满当年,在通过重新认定前,所得税暂按15%的税率预缴,在年度汇算清缴前未取得高企资格的,应按规定补缴税款。
高企资格有效期三年,到期需要重新认定的企业要提前做好工作安排(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等各项工作)。
异地搬迁 ▼
跨认定机构管理区域整体迁移的高新技术企业须向迁入地认定机构提交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及迁入地工商等登记管理机关核发的完成迁入的相关证明。
完成整体迁移的,高企资格继续有效,编号和有效期不变;部分搬迁,由迁入地认定机构重新认定。
特别提醒
对于高新申报或高新复审有任何疑问
可扫码咨询青松申报政策专家
51社保网
51社保服务号
51社保暂不提供面向个人的社保代理服务,如想了解个人社保相关知识,请扫码关注「好社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