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社保资讯 > 正文

2022年新发文件,社保违规或将上失信名单!这9大社保行为属于严重失信

2022-04-11 14:51:02

    3月2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

    社保违规失信惩罚

    《意见》的主要内容虽然是构建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但其中提到了“依法打击骗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社会保险待遇、保障性住房等行为。建立社会保险领域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制度。”这一项已不是第一次提出,但再次重申,足见对社保的重视。并且社会保险领域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制度并不止针对企业,个人也是主体。

    01

    什么样的社保行为,是失信、失范行为?

    按照《社会保险领域严重失信人名单管理暂行办法》这份文件的内容,可以提炼出定的社保严重失信、失范行为包含9条:

    (一)用人单位不依法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经行政处罚后,仍不改正的;

    (二)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违规参加社会保险,违规办理社会保险业务超过20人次或从中牟利超过2万元的;

    (三)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数额超过1万元,或虽未达到1万元但经责令退回仍拒不退回的;

    (四)社会保险待遇领取人丧失待遇领取资格后,本人或他人冒领、多领社会保险待遇超过6个月或者数额超过1万元,经责令退回仍拒不退回,或签订还款协议后未按时履约的;

    (五)恶意将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用于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约定以外用途,或者造成社会保险个人权益信息泄露的;

    (六)社会保险服务机构不按服务协议提供服务,造成基金损失超过10万元的;

    (七)用人单位及其法定代表人或第三人依法应偿还社会保险基金已先行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有能力偿还而拒不偿还、超过1万元的;

    (八)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02

    上了失信名单,会有什么惩戒?

    那么成为上了失信名单,会有什么惩戒措施?具体措施如下,包括个人和企业。

    社保违规失信惩罚

    一旦成了失信企业,将成为重点监督对象,并在财政补贴和资金支持、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方方面面受到限制或禁止。

    2022年3月18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出台了《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48号,以下简称《办法》)已正式执行。其中也列入了一些社保违规行为,重复的内容51酱不再多说。

    但新《办法》也重点强调了法律责任,将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查,加强对骗取社保基金的处罚力度,对用人单位、支出单位追究责任。

    这些都在提醒我们,对社保政策保持敏感度,重视社保合规的问题。政策随时在更新,审查也在逐步加强。

    政策原文链接:

    社会保险领域严重失信人名单管理暂行办法:http://www.mohrss.gov.cn/xxgk2020/fdzdgknr/zcfg/gfxwj/shbx/201911/t20191114_341580.html

    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

    http://www.mohrss.gov.cn/xxgk2020/fdzdgknr/zcjd/zcjdwz/202202/t20220222_436566.html

    其实,从整体环境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未来社保领域的一些监管趋势。

    01

    跨部门信息共享,多项建立比对模型

    国税总局早就发过通知,提到很多的联动,比如在2025年,要实现和税务的监控、监管的深度融合,全面的整合和共享。相关部门信息将实现互通,社保、个税、公积金申报将实现全面比对,异常企业或将成为重点稽查对象。

    目前北京、上海两地施行五险一金合并申报,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城市采用这种办法。

    社保违规失信惩罚

    02

    越来越多的公共政策与员工待遇享受挂钩

    从政策趋势看,从未放松对社保基金的监管,并且对社保基金的监管从细节、到检查力度均有所增强。除了参保问题、缴费基数问题、甚至还有三位一体问题。

    目前全国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都以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推行更加严格的“三位一体”管控政策。

    目前的各个城市的三位一体政策综合来看,有五个特点:

    1)属地明确普遍覆盖

    各地普遍采取定向约谈企业、责令限期整改的做法,所约谈的企业不区分国企⺠企性质,并且首先覆盖行业⻰头企业,释放信号非常明确,这在属地是覆盖当地区域的普遍性政策。

    2)通知方式相对谨慎

    各地一般不单独针对“三位一体”要求下发带正式文号的文件通知,例如北京是通过某个区县微信公众号转发市社保中心通知(无文号);杭州是通过法制宣讲会方式宣贯传达会议精神;人力资源行业感知信号相对明确, 但企业HR感知传导有时滞。

    3)整改过渡期限紧迫

    部分城市整改过渡期限短暂且严格一刀切(如北京),部分城市给予了相对合理(区分情况3到12个月不等)的整改过渡期(如杭州),但无论哪种情况,企业调整都迫在眉睫。

    4)技术手段经办升级

    部分城市采用技术手段进行参保前干预,通过经办系统升级,以关系/基数合并申报方式或者增补字段等方式在前端拦截(如北京、上海),部分城市辅以比对分析,持续监测个税/社保信息比对,精准识别定向约谈。

    5)待遇申领审核限制

    几乎城市都或多或少进行参保后防控,针对工伤、医疗等待遇申领环节加以审核限制;部分城市在居住证积分认证环节将合同/社保单位以及社保/个税基数加以审核限制(如上海);部分城市在人才补贴审核等需要社保/合同单位名称一致(如深圳);部分城市在子女入学等需要社保/合同单位名称一致 (如北京)等。

    虽然有关部门不一定会主动严格稽查,全面稽查,但是通过限制待遇的申领,各种业务的衔接匹配,也是在全方位推动企业社保走向合规。

    中国企业对社保认知态度也已经日趋成熟,早些年HR提问最多的是我想给员工交社保,但是员工始终不同意的问题。而今天HR一般不会问这个问题,而是问如何通过社保保障员工买车买房,子女入学等。

    一些企业有积极合规的意识,但是在走向合规的道路上可能还面临一些难题。比如社保政策的复杂性,政策解读的困难,各地社保经办的多样性。想积极合规,但不知道具体怎么做才能实现合规。

    51社保为企业提供“PEO专业雇主服务”。以雇员为中心,以雇主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服务化为基本形态,提供从入职、在职到离职的覆盖雇佣关系全生命周期的一系列专业服务,创造专业价值,推动人才发展,提升雇主品牌,实现雇佣关系利益相关方共赢。

    其中的专业服务包括入职OFFER发送、电子合同签订、社保缴纳、社保业务办理、各项待遇办理、工资计算及支付、个税申报、离职办理、劳动争议处理等事务性工作。

    我们还有覆盖全国的HR社群,汇聚了各地的高级HR伙伴。日常工作中有实操难题亟需解答,或者想进一步提升专业技能的HR们,欢迎大家加入社群。和当地HR小伙伴实时沟通,了解当地最新政策,群内还有专业的劳动/五险一金/个税三法融合专家团队答疑哦~


阅读 7327
51社保 正在成为企业标配
14000+
企业
530万
服务用户
外包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
智能社保SaaS服务
  • *
  • *
    • 选择企业规模
    • 10人以下
    • 10至300人
    • 300人至1000人
    • 1000人以上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添加客服微信
51社保客服微信

识别二维码

申请免费试用

请选择您的咨询类型

企业业务

个体业务

立即开始咨询

与专业人员沟通解决方案

立即咨询

400-668-5151

51社保-好社保

51社保暂不提供面向个人的社保代理服务,如想了解个人社保相关知识,请扫码关注「好社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