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1 21:54:16
致企业:时代不会抛弃你,除了你自己放弃。
难!难!还是难!企业复工,就像是走上了一条西天取经之路,磨难重重。
特别是最近在HR交流群里,看到了这样一则消息。
有HR爆料称西安的高新区必须做核酸检测才可以复工,除了省内低风险区不用做核酸检测,省内外的都得做。
这一消息传来,不仅是老板头大,HR的头更大。
自打疫情爆发以来,诸多企业都经历了复工延迟的情况,复工时间一拖再拖、复工要求一高再高,对于我们企业管理者,随之带来的是巨大的日常开销和诸多的经营压力。
相对于互联网企业和那些做线上业务的企业可以采取在家办公,传统的行业如培训、酒店、旅游、加工、制造等,需要密切接触和有大量线下业务的企业,在这次疫情中确实经历了诸多的困难。
员工工资、房租、库存、订单、现金流水等,每一项都是一座山峰,重重压在企业肩膀上。
多变的时代,难测的危机,面对复工难题,作为企业管理者的你,有好好想过你能做什么吗?
先来说说几个身边的故事。
好朋友张君(化名),在一家印刷企业上班,受疫情影响,年后企业就一直没有开工,订单减少、库存积压、企业收入受到严重影响。前两天刚发工资,没做任何说明,老板直接给员工的工资砍了一半。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次是疫情影响,砍掉一半工资,可能也是老板逼不得已的决定。但是生活的负担并不会因为疫情而降低,每个月车贷房贷、生活开支,张君近日常常向我谈起这事儿,说企业恐怕也撑不久了,她自己也有辞职的打算,但又不敢辞,还是内心希望企业能够尽快挺过来。相信这也是很多员工们的矛盾心理。
比张君更糟的是,杜哥(化名)的小公司更是直截了当,老板在群里直接让员工们自己做选择,要么辞职要么按基本工资来发,同时1月份的工资也只能欠着。换做是大家,大家会对公司的决定做怎样的选择呢?
再说一个典型的例子,前几天某公司宣布与200多名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新闻,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面对疫情冲击、现实困境,公司也不得不出此下策。
疫情的影响是直接而严重的,特别是中小企业在其中受创更甚。困境当下,很多企业都选择了被动的策略,不是裁员就是妥协,亦或者苦苦死等,什么时候疫情过了,企业应该就能好了吧。
真的是这样吗?其实这次的疫情事件更像是一个放大镜,企业存在的小缺点和不足之处,就会在这次疫情中被无限放大,进而危及企业的生存。反之,能够在这次疫情中浴火重生的企业,会对自己企业内部科学的管理方式,进行更为扎实的运用和巩固。
危中看机,能够浴火重生的企业,对待这次疫情,应该是这样的。
危机意识的树立,紧急预案的准备
还记得当初暂缓复工通知一发布,很多企业都懵了。一旦暂停复工,面临的诸多问题都是从未遇见过的。首先感到最难的是HR,特别是中小企业的HR,以前从未遇到过这类问题,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处理。暂停复工员工怎么办,企业经营怎么办、业务怎么开展、项目怎么推进,相关人员的工作如何安排,一系列的问题摆在企业管理者和HR面前。缺乏危机意识,缺少紧急预案的准备,让这类企业在前期就陷入被动。
所以说一个企业,永远不能只想着在舒适的环境中成长,要时刻准备好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相信这次的事件,给不少的企业都上了一堂很有价值的课,树立危机意识,比你想象的更重要。
正视问题根源,才能对症下药
客观原因无法复工,造成的企业经营成本压力太大,是大家对于这次疫情带来冲击的直观体验。
诚然延期复工是的规定,但是对于企业经营成本,就没有想过从中缩减吗?企业正常运转的经营成本和困境中的经营成本,肯定是有不一样的地方,并且很可能缩减的空间会很大。比如砍掉周期长收益少的业务,集中资源在周期短、收益高且稳定的项目上。除此而外,企业可以自检一下是否存在着粗犷型的经营模式,并对其进行集约化改变。以前大手大脚的开支项目,是否可以考虑在影响较低的情况下缩减甚至取消呢?比如一些制造行业的广告支出,在这个特殊时期,是否可以暂停投放广告,集中资源做更有影响力的项目上去呢。
永远不要忽视团队的力量
在如此严峻的危机中,仅仅靠老板一人撑过来是不可能的,一定是靠着集体的力量。企业千万不要成为一盘散沙,大难临头各自飞。马云的阿里巴巴,也经历过非典,全公司员工被隔离,能够撑过来,靠的就是老板与员工走在一起,大家心连心一起努力,挺过难关。老板作为企业的核心大脑,自己首先就不要放弃,一定是要抱着必胜的信念。要知道困难只是暂时的,在你身后还有这么多员工一起努力,陪你渡过难关,如果抛弃员工破罐子破摔,等于是直接把大家心中的那团火给浇灭,没有一丝烟气。自餐饮巨头西贝的新闻被报道后,已经有不少的餐饮企业向其学习,其员工自愿减薪也要和企业一起同进步,共克时艰。
员工的权益,不要轻易伤害
文章开头故事中的张君和杜哥,其公司都受到疫情影响,但是作为企业老板,不要轻易伤害员工的权益,特别是杜哥公司的做法,各位企业管理者不要模仿学习。再大的困难,也要和员工开诚布公。员工也是人,也能理解公司的处境,除了领薪水外,其实很多员工都是希望尽自己的力量,让公司尽快从疫情困境中走出来。对于这类心和公司在一处的员工,如果老板对其冷眼相待,那势必会挫伤员工的积极心理。不仅如此,对于公司的其他员工和公司的日后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员工可以降薪调岗或者是其它,但是前提条件都是需要和员工好好协商,不能老板一棒子敲死。优秀的企业,对待这种问题时候最为谨慎,因为人是公司最宝贵的资源,如果失去了人心,那么公司也就没有了灵魂可言。
机会不是等来的,是要自己抓取的
关于这一点,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那就是线上教育。很多原本做线下培训的公司,都已经嗅到了这次疫情影响带来的业务转变思路,纷纷把一些课程搬到了线上。不管是中小学教育还是职业教育,抓住时机的这些公司,非但没有受疫情影响,反而线上的业务暴增,营业收入占比远超线下。
不只是线上教育,一些专注于远程办公的软件公司,也在这次疫情中盈利颇丰。解决了大家的刚需,让这些公司成为了受益者。这点给我们的普通企业的启发是,在疫情影响下,是不是可以转变业务方式呢?当大家都在线上办公、都在线上学习的时候,企业也应该将部分业务转变为线上模式,既解决了复工难题,又增加了企业营收。
正视问题根源、树立危机意识、坚持团队力量、保障员工权益、主动求变抓住机遇,我们可以发现,企业在这场疫情中,能做的远远比你想象的更多。
坐以待毙还是逆转重生,希望这篇文章能对大家有帮助,愿各位HR和企业管理者共勉。
51社保网
51社保服务号
51社保暂不提供面向个人的社保代理服务,如想了解个人社保相关知识,请扫码关注「好社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