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0 11:27:50
还记得两年前的一个新闻,2018年浙江杭州市一家公司因为高温假在微博火了起来,该公司的员工们也成为了大家羡慕的对象,原因就是该公司给放了5天的带薪年假,由于时间安排上的设定,该企业的员工再加2个双休日,一共可以连续休息9天。
放高温假的消息一出,员工都很开心。
网友们纷纷表示,实在是恰柠檬了,那两年过去了,放高温假的企业变多没有呢?当然,因为越来越热了嘛~
很多HR在后台私信51酱酱说:高温假就像一个传说,只听过,没试过。
那高温假的实行有没有要求呢?为什么许多人享受不到高温假呢?
高温假到底是什么?
高温假指的是当日最高气温达到某温度以上时,单位需要根据目前的工作情况,采取换班轮休停工等多种方式,降低劳动者的连续作业时间,而在有些持续高温地区,单位会放一周左右的假期来躲避高温。
所以大家就不要羡慕了,这是一种迫不得已才做的行为。毕竟要把你晒的难受,酱酱更希望清凉一夏。
我国目前并没有将高温假写入劳动法的情况,因此放假更多是根据企业的需要和实际情况来。
高温假标准是怎么样的?
我们先来看看高温假的标准。
高温天气,指的是由市、区县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通过当地电视、广播等向公众发布的未来24小时日最高气温37℃以上的天气。
注意:如果用人单位采取空调等降温措施,使工作地点温度低于37℃的,可以自行决定是否放高温假。
高温假标准根据温度不同有所不同,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时,单位应根据工作情況,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连续作业时间,但不能安排劳动者加班加点。
当日最高气温达到39℃以上时,当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5小时,普停11时-16时高温时段工作;当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时,可以在家休息不上班。
高温假、高温津贴相关
根据各地各公司的不同标准,高温假一般在3-15天。对于不放高温假的公司,适当发放高温费,主要包含高温津贴和夏季清凉饮料费。关于高温津贴,这里我就要再讲一次了。
2012年6月,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卫生部、人社部、全国总工会等部门制定了《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了具体的高温津贴制度。
《办法》规定,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包括35℃)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不包括33℃)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
51社保网
51社保服务号
51社保暂不提供面向个人的社保代理服务,如想了解个人社保相关知识,请扫码关注「好社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