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社保资讯 > 正文

事关劳动者就业,“十四五”时期,促就业有七个行动计划

2021-09-08 15:44:09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国务院近期印发《“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系统谋划“十四五”期间的就业促进工作。

    在“十四五”时期,人社部门在促进就业方面有哪些总体考虑?又将有哪些创新举措?快来了解下!

    实现城镇新增就业

    5500万人以上

    据人社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面对“十四五”时期的新机遇、新挑战,《规划》以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为目标,以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为主线,坚持市场主导、政府调控,注重政策、服务、培训、权益保障协同,努力推动就业事业高质量发展,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总目标是

    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5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就业局势总体平稳,就业质量稳步提升,结构性就业矛盾有效缓解,创业带动就业动能持续释放,风险应对能力显著增强。

    三大着力点

    一是扩容和提质双向发力。扩容就是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财政、货币等宏观政策聚力支持就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容量。坚持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发展,培育接续有力的就业新动能。提质就是推动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健全覆盖城乡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消除就业歧视,切实保障妇女在就业创业等方面的合法权益,促进平等就业。

    二是培训和服务双轮驱动。更加重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关键是在职业培训,要发挥职业培训的牵引作用,聚焦劳动者技能素质提升,大规模多层次开展职业培训。

    人社部门在“十三五”期间开展了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效果非常好。在“十四五”期间,人社部门还将继续持续、大规模、多层次开展职业培训,着力改善劳动力的要素质量,建设一支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适应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劳动者队伍。

    同时,更加重视解决摩擦性失业问题。摩擦性失业问题是一个长期的、常态化的存在,要解决摩擦性失业,主要靠服务。要发挥就业服务的促进作用,强化公共就业服务的兜底保障职能,发挥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效能。

    在这方面,要发挥人力资源在整个促进就业、人才配置等方面的作用。支持社会组织提供公益性就业服务,提高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匹配效率。

    三是保重点和防风险双侧协同。保重点就是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同时适应青年就业压力加大、人口老龄化等趋势,提出做好青年、大龄劳动者就业。

    防风险就是统筹发展和安全,完善就业失业统计监测调查体系,加强等技术应用,增强风险预警和处置能力,切实防范化解规模性失业风险,兜牢民生底线。


    七个创新行动计划

    适应新的形势变化,创新提出了七个行动计划:

    一是灵活就业人员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支持保障计划,鼓励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发展;

    二是提高区域就业承载力的重点任务,推动各地区就业协调发展;

    三是劳务品牌促就业计划,培育一批有地域特色、行业特征、技能特点的劳务品牌,就是把劳务品牌建设摆在就业促进中很重要的位置加以推动,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四是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帮扶巩固提升行动,实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五是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职业技能提升工程,促进这些地区劳动者提高技能,实现就业增收;

    六是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工程,支持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零工市场建设;

    七是就业失业统计监测调查能力提升计划,主要是为了强化风险预警预判能力。

阅读 1870
51社保 正在成为企业标配
14000+
企业
530万
服务用户
外包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
智能社保SaaS服务
  • *
  • *
    • 选择企业规模
    • 10人以下
    • 10至300人
    • 300人至1000人
    • 1000人以上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添加客服微信
51社保客服微信

识别二维码

申请免费试用

请选择您的咨询类型

企业业务

个体业务

立即开始咨询

与专业人员沟通解决方案

立即咨询

400-668-5151

51社保-好社保

51社保暂不提供面向个人的社保代理服务,如想了解个人社保相关知识,请扫码关注「好社保」